H股公司的背景情况及监管特殊性

当前中国境内公司赴港上市主要采用H股和红筹两种模式。许多企业基于国有资产监管要求、境内法律适用性以及资金调回便利性等因素,更倾向于选择H股架构。作为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H股企业在香港上市需要同时遵守两套监管体系:境内《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监管规定,以及香港《上市规则》和信息披露要求。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简称《管理试行办法》)及5项配套指引,该规定自2023年3月3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改革标志着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正式从"核准制"转向"备案制",备案范围覆盖所有直接境外上市的公司。新规允许H股企业直接申请全流通,无需单独审批,形成了"境内备案+境外披露"的双重监管框架:境内备案主要关注国家安全与跨境资金流动,而香港披露则侧重投资者权益保护。(信息来源: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发布实施_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H股赴港上市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根据知名媒体《证券时报》和《瑞恩资本》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49家A股公司向香港交易所(HKEX)提交上市申请,其中7家A股公司已完成上市。这一数据较2024年全年仅3家A股公司在港上市的规模显著增长,反映出今年企业对H股上市的兴趣明显增强且呈现加速趋势。

上市前后激励计划相关要点

H股公司在上市前普遍采用有限合伙持股平台来集中管理激励股权。这种安排的主要优势在于税务考虑以及控制权集中以便有效避免股权过度分散等问题。

上市后的激励工具主要采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单位)两种形式。其中,股票来源是实施激励计划的核心要素。2023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出台的新规放宽了通过发行新股用于奖励计划的限制,这标志着H股期权激励制度的全面落地实施。对于限制性股票(单位),企业既可以运用新规允许的新股发行作为股票来源,也可以采用股份回购这一常规操作方式,但需要特别注意回购资金来源的合规性问题。

另一个重要进展是港交所在2024年6月11日修订《上市规则》,正式引入库存股制度,允许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登记为库存股。对于中国境内注册的H股公司而言,这些库存股可以作为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这些监管政策的创新突破,充分体现了监管机构对境内注册的H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H股公司开展股权激励计划的具体事项,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查阅隐私政策,了解有关使用和存储您的数据的详细信息
您可以随时取消订阅电子邮件

最新消息

  • 2025年7月14日

    跨境上市企业股权激励计划:H股公司的监管适配与实施路径

    阅读更多
  • 2025年4月7日

    了解股权激励计划下不同股息的类型

    阅读更多
  • 2025年4月2日

    主题——员工购股计划(ESPP)中涉及的财务报告影响有哪些?

    阅读更多